■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以及迈入春天的2016年,时尚界最流行的包款是各大经典款的迷你版本,Fendi的mini Peekaboo、LV的迷你双肩包,相较于前些年流行的那些装下A4文件没问题的大包,这些迷你包大多小到只能放下一只钱包一支唇膏。 哦不,有的甚至小到连钱包都放不下。只能放一张信用卡和一支唇膏。 除了时尚人士们正在大幅解放自己的双手和肩膀,普通人也慢慢发现自己钱包里现金的使用频率越来越低,再也不用动不动去找ATM机取钱了…… 似乎到了一个可以和钱包说再见的时候,而之所以能够用迷你包、可以不再依赖现金,正是得益于各种移动支付手段的日渐普及。 手机变成新钱包 春节过完,电视从业者门小语返京开工,打开自己的钱包,发现一个月过去了,数额却几乎没什么变化。 回忆过去一个月的花销,她发现大部分都是在手机上完成的。在采访中她回忆说:“往返火车票在12306网上买的,支付宝付款;回家给爸妈的红包微信发的,没取现金;去超市购物连卡都懒得掏了,也是微信或者支付宝;前两天寄个快递,嫌找钱麻烦也是用的微信扫码支付……印象中花出去的现金好像只有地铁卡充值。” 小语描述的这些场景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,只是程度上略有差异:年轻人比老年人更熟悉,一线城市居民比二、三线城市居民更熟悉,乐于拥抱新科技的人比担心安全性的保守人士更熟悉。 虽然春节期间的支付宝红包让很多人兴趣寥寥,甚至被人调侃称为“最失败的营销”,但不得不承认的是,很多原来并没有安装支付宝的家长们,因为要和孩子们一起抢红包热闹一下,而安装了支付宝。从这一点上讲,“咻一咻”起码增加了不少用户量。 2月25日,工商银行、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、交通银行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联合宣布,即日起对个人客户通过手机银行办理的转账、汇款业务,无论跨行还是异地都免收手续费。这样的利好新闻,大家纷纷在手机上下载了新App。 从3月1日起,微信提现要收取手续费的新闻吵得沸沸扬扬,很多人表示不满。但摆上可以微信支付的小绿牌的商家却依然越来越多。对此,小语的想法是:“花着很方便,何必要提现。没多大影响,反正微信里也没多少钱。”不过却也是第一时间告诉几个尚未付账的甲方,不要再通过微信转账付薪水,“不用网银的话,统统都用支付宝”。 无论如何,总结来看,移动支付正在逐步取代现金交易,手机正在变成每个人的新钱包。 Apple Pay加入战局 银行与微信、支付宝激战正酣,并略处劣势之际,Apple Pay强势入局,各大银行更是纷纷夹道欢迎——被互联网公司压着的日子,是不是终于能看到头儿了。 2月18日凌晨5点,Apple Pay正式登陆中国,首日就绑定了3800万张银行卡。互联网创业者张一南正是其中一员。 “开通非常简单。在手机上打开Wallet应用,然后添加借记卡或者信用卡,用摄像头扫描卡片信息,输入安全码,完成验证后就可以成功添加了。不过我的iPhone6在扫描卡片时不知道是有什么问题迟迟没反应,后来是手动输入的卡片信息,不过也不麻烦。” 开通Apple Pay的当天张一南就去咖啡店消费体验了一下,“手机靠近,按指纹,就支付完成了,非常快速方便”。 如果用微信或者支付宝进行交易,用户需要通过解锁、打开App、找到付款按钮、输入指纹四个步骤才能完成支付,Apple Pay显然更加方便。 Apple Pay之所以受到银联及各大银行的夹道欢迎,主要原因是其本质上并不属于第三方支付或独立支付服务,而只是将近场通信技术(NFC)与银行卡支付相结合,提供一种的全新技术服务。 简单理解的话,Apple Pay只是将用户持有的信用卡同等置换成了智能手机,将信用卡的信息映射到智能手机上,以Token令牌的形式被保存和传输。在整个交易过程中,无论是苹果服务器,还是POS机商户,都无法获取和存储Token信息。最为关键的Token SP服务器掌握在银联手里,换句话说,信用卡信息和支付交易信息还是跟原来一样,控制在发卡行和信用卡组织经营的支付网络中。 Apple Pay已在美国上线超过一年,虽然业绩表现不如预期,但是安全性上却是没出过什么问题。种种关于如何支付漏洞的讨论中,最值得关注的是关于如何盗取指纹的报道。《华尔街日报》记者实验证实,网络流传的自制指纹模的方法确实能够打开苹果的Touch ID。如果不法分子获取了你的手机,又获取了你的指纹,那确实可以偷偷花掉你的钱。 整体来看Apple Pay还是很靠谱的,只要用户不要粗心到泄露了指纹信息,让不法分子攻破了连黑客都无法下手的Touch ID。 理财思路多创新 移动支付手段的日趋流行,带来的另外一个巨大改变是理财方式的变化。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将钱放在类似余额宝的理财工具里,究其原因,中国传媒大学教师孙向浩在采访中回答说:“主要就是方便,比银行利率高,使用也很灵活。还有一个原因是,年轻人也没什么钱,这种小额理财很适合。” 移动支付方式越来越多,让人觉得花钱越来越容易了。正如最初信用卡普及时很多人感慨“钱不过手花着好像不是自己的”一样,很多人担心用手机花钱会如流水,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。对此,2015年在淘宝消费了接近10万元的“买买买”一族“精英”席静表示并非如此,反倒提出如果能集中通过移动支付使用某张信用卡的话,其实更方便理财。“放现金在钱包里永远不知道花去了哪里,记账其实没几个人能坚持。用信用卡支付的话,收到账单就大概清楚哪部分花了多少钱,下个月要如何检讨、规划也就有数了。” 在采访中,席静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给“剁手族”的小秘诀:线上购物时,如果有想买的东西,不妨先放在购物车里一两天,如果这一两天完全没有想起来这件事儿,那不买也罢;如果依然心心念念,那就对自己好一点,果断下手。 席静提醒说:“据说上午是淘宝成交量最高的时段,大家切记最好不要一睁眼就开始刷手机。” 《中国科学报》 (2016-03-04 第8版 生活)